二十四节气,认识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-禹步网
二十四节气

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二十四节气:

二十四节气,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“十二月建”的特定节令。一岁四时,春夏秋冬各三个月,每月两个节气,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。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,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。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,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岁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,北斗七星循环旋转,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,谓之一“岁”(摄提)。现行的“二十四节气”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,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15°为1等份,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,始于立春,终于大寒

经历史发展,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,并通过“置闰法”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,形成阴阳合历,“二十四节气”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在国际气象界,二十四节气被誉为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”。2016年11月30日,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、科学及文化组织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。

立春在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。在自然界、在人们的心目中,春意味着风和日暖、鸟语花香,也意味着万物生长、春耕播种,所谓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。立春之日,民间还有“打春”风俗,是以“鞭打春牛”来“催农耕作”,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。立春日的这些民俗,体现了人们对春天、对农业的重视,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、生活和睦、经济繁荣、吉祥安宁的向往和祈盼。

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 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。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,保持肝气调和顺畅,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,食物中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。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,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,而春风拂面,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。
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这时,我国除少数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,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℃以上,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—6℃,江南地区为8℃以上,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—15℃,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。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,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。

春分,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。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(公历3月20-21日期间),太阳位于黄经0°(春分点)时。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南北半球季节相反,北半球是春分,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

清明是一年中的第5个节气,在冬至后的第108天,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。古人认为此时万物欣欣向荣,天气清澈,景物明晰,所以叫清明。桃花初绽,杨柳泛青,万物吐故纳新;就中医养生而言,清明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气。清明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说。
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。谷雨时节,南方地区"杨花落尽子规啼",柳絮飞落,杜鹃夜啼,牡丹吐蕊,樱桃红熟,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。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种,最需要雨水的滋润,所以说"春雨贵如油"。

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。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在天文学上,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。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,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,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。

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在每年的5月21日左右。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但还未成熟,只是小满,还未大满。“满”在北方地区是指冬小麦的成熟状态;在南方地区是对雨水丰盈情况的说明。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收获的前奏,一年一度的“夏收夏种夏管”拉开序幕。
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。芒种字面的意思是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。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。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“忙着种”,是农民朋友播种、下地最繁忙的时机。
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,且越往北越长。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“时”,一般头时3天,中时5天,末时7天。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,日照充足,作物生长很快。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,有“夏至雨点值千金”之说。

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暑是炎热的意思,小暑就是小热,意思是热天来临,但还未到达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正如谚语所说,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。小暑时节,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步缩短,此时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地区进入炎热的夏季,对抗暑热成为了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小暑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一个节气,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。
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大暑期间,民间有饮伏茶、晒伏姜等民俗。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最热的时期,此时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,万物呈现出勃勃生机。俗语有云,“人在屋里热得跳,稻在田里哈哈笑。”古诗“乾坤大暑似蒸坊,垅热风炎鸟兽藏”很形象地描述了大暑节气的气候特征。